跟AI学金融-第二课:“什么是“资产”?什么是“负债”?”
这是一个“价值百万”的问题!
坦白说,能不能分清“资产”和“负债”,是隔开“富人思维”和“穷人思维”最关键的一堵墙。
这个概念,是《富爸爸穷爸爸》这本书的核心,它颠覆了很多人的观念。它的定义和你上学会计课听到的完全不一样,但对于我们追求“财富自由”的人来说,这个定义才真正管用。
请你忘掉“房子、车子就是资产”的旧观念,记住下面这个“现金流”定义:
🧲 唯一的判断标准:钱是“流向你”还是“流走”
-
资产 (Asset): 能“把钱放进你口袋”的东西。
- 它就像一只“会下蛋的鹅”。你拥有它,它就能源源不断地为你产生“被动收入”(我们上节课刚讲过)。
-
负债 (Liability): 会“把钱从你口袋掏走”的东西。
- 它就像一只“吞金兽”。你拥有它,你就必须持续不断地花钱去“喂养”它。
举几个颠覆你三观的例子
我们用这个标准来重新审视一下生活中的东西:
1. 你的“股票基金”(标普500)
-
是资产。
-
为什么? 它虽然有波动,但从长期看,它在“增值”(价格上涨),并且有些公司会“分红”(给你现金)。它最终的目的是把钱放进你的口袋。
2. “用于出租”的房子
-
是资产。
-
为什么? 你每个月都能收到一笔租金。只要你收到的租金 大于 你每个月还的“房贷 + 物业费 + 维修费”,那么多出来的钱就是“净流入”你口袋的。
3. 你“自己住”的房子
-
(前方高能)……是负债。
-
为什么? 这是大多数人最难理解的。你可能会反驳:“不对!我的房子在升值啊!”
-
但是:
-
现金流: 在你把它卖掉变现之前,它每个月都在从你口袋掏钱:你要还房贷(利息)、交物业费、交取暖费、花钱装修维修。它在持续地“消耗”你的现金。
-
升值不是现金流: 房子的“升值”只是“账面富贵”。你不能拿一块砖去超市买菜。
-
-
请记住: 一个东西不能同时既是“资产”又是“负债”。对你“自己住”的房子来说,“居住”是它的消费功能,“掏钱”是它的负债属性。
4. 你的“私家车”
-
绝对是负债。 (而且是“消耗型”负债)
-
为什么? 你买下它的那一刻起,它就开始疯狂地从你口袋掏钱:
-
加油费
-
保险费
-
停车费
-
保养费、维修费
-
贬值(它每年都在掉价,这是最大的“隐形掏钱”)
-
5. “欠信用卡”的钱 / “花呗”
-
是“高息”负债。
-
为什么? 你不仅要还本金,还要支付高额的利息。它们在加速从你口袋掏钱。
👨🏫 总结一下今天的思维课
为什么搞懂这个区别这么重要?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你的人生走向:
-
普通人的路径:
-
努力上班(主动收入) ➔ 拿到工资 ➔ 马上买入**“负债”**(比如换个更贵的车,买个更贵的包,背上更重的房贷)。
-
他们以为自己买了“资产”,其实是买了一堆“吞金兽”。
-
结果:支出不断增加,需要更努力地上班来“喂养”这些负债。他们被“负债”困住了,一旦停止工作,生活就会崩溃。
-
-
财富自由的路径:
-
努力上班(主动收入) ➔ 拿到工资 ➔ 拼命攒钱,把钱优先用于买入**“资产”**(比如定下标普500基金、买入能出租的房子、学习新技能)。
-
这些“资产”(会下蛋的鹅)开始产生“被动收入”(鸡蛋)。
-
他们再用这些“被动收入”去支付日常开销,或者去买那些“负债”(比如车子)。
-
结果: 他们的“资产”越来越多,“被动收入”水涨船高,最终覆盖了所有支出。他们获得了自由,因为就算不工作,“资产”也在养活他们。
-
一句话总结:
富人,优先用钱买“资产”;
而其他人,优先用钱买“负债”。
这个定义是不是非常清晰?它会彻底改变你花每一笔钱时的想法。
搞懂了“资产”和“负债”,我们就有了“记账”的基础。